2019年已经进入下半年,当下的经济环境仍然不是很理想。一部分公司为了缩减开支,不得不裁员。
很多人都感慨创业很难,而今天,我们想介绍一位已经50岁的创业者。
他农村出身,在体制内工作10年后选择辞职创业,到今年已经创业了17年。
1992年,他从西安石油大学化工机械专业毕业,分配到航天六院工作,期间他参与过国家“863”重点科研课题,负责试验部分技术工作,该项目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2年,他辞职创业。代理销售央企产品,他的团队让国产齿轮箱首次进入被国外品牌垄断的火力发电国内市场,短时间内市场份额达到50%。
此外,他的公司还成功研制了国内最大模数螺旋伞齿轮,产品广泛用于国内重大科研和大型工程,并取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
他叫何荣,重庆智展齿轮传动有限公司创始人。
今天我们想跟你分享何荣的创业故事,相信看完他的故事,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启发。
以下整理自专访记录:
1
既然无法改变环境
那就换一个环境重新开始
1988年,何荣高中毕业,考上了当时的西安石油学院,就读化工机械专业。在大学里,他的成绩很不错,各种奖学金都有拿过。
在1992年毕业后,何荣被分配到了航天六院第十一研究所,从事火箭发动机的研究工作。
即使是接受分配,他也觉得自己的身上一直有一种激情和干劲。
在航天六院工作的第二年,何荣就担任了第九研究室见习副主任。
参与国家“863”重点科研课题(大型液体火箭发动机煤油传热性能试验研究,负责试验部分的技术工作),该项目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6年到科技处工作,负责技术改造管理工作;1999年出任开发处处长;2001年,担任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开始负责公司的销售工作。
这些背后,是何荣付出的极大努力。
当时在体制内工作,绝对是“铁饭碗”,“航天六院”这样的单位更是大家心目中的光环。能拥有这样一份工作,还有不错的晋升,很多人都很羡慕。
但对于何荣来说,他的追求并不止于此。
因为即使在工作期间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依然逃脱不了体制内条条框框的约束。
“我认为自己是一个创造力很强的人,觉得一定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干成一些事。既然改变不了环境,那就换一个环境重新开始。”
于是,在体制内工作整整10年后,2002年,他辞去了人人羡慕的“铁饭碗”,选择了创业。
自此,何荣的人生,也走向了另一条新的道路。
2
一个人最难能可贵的品质
是勇气
对于没资源没背景的年轻人来说,创业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这其中蕴涵的勇气和胆量,可想而知。
离开航天六院以后,何荣就希望能找到一个发挥自己特长的领域。
在之前的工作中,他接触过一家叫“重庆齿轮箱有限责任公司”的企业,他们当时在国内火力发电市场的业绩是零,需要有人帮他们做代理来打开市场。
但是,这事能不能做成,大家都没有把握,因为当时的市场都被国外品牌占据。
衡量一个人敢不敢创业,就看创业失败后的底线,也就是最差的情况下,你能不能承受得住。
何荣在采访中说道:
当时我在考虑这个机会的时候没有太多犹豫,我内心的想法是:如果创业失败,大不了回农村种地。当时我爱人也给了我很大支持,她说的话我现在还一直记得,‘就算回到农村也没关系,还有我一个人的工资可以养活孩子’。
已经50岁的何荣,现在回想起当初爱人说的话,依然很感动。有了家人的支持和鼓励,何荣坚定地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于是,2002年,在火电领域的齿轮箱还处于被国外设备垄断的情况下,何荣成了一名“拓荒者”。
终于,经过团队整整1年的努力,国产齿轮箱(重齿品牌)首次进入国内火电市场,成功打破国外品牌垄断中国火电市场的格局。
到2005年,何荣带领团队做到了市场占有率50%,最高的时候甚至达到了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