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是尤其艰难的一年。
全球疫情大爆发、中美贸易战、P2P 爆雷、去杠杆、调结构……无论国家、企业还是个人,都笼罩在焦虑的迷雾中。
市场不景气,企业经营增长困难,裁员信息频频传出。在经济形势不好时,企业尤其要练好内功,加强内部学习,做好经营管理。
近日,我们采访了湖北著名城市生活服务平台——在线钟祥创始人谭伏权。
他曾在上海打拼 13 年,百度任职 5 年,后回乡创业,在湖北三线小城市钟祥, 花 5 年做到行业第一。
采访中,被问及“创业遇到的最大困难?”
谭伏权毫不犹豫地答道:“管理,尤其是人的管理问题。”
他说,因为人才管理,他吃过 100 万的大亏;因为人才管理,他也找到了公司保持活力的内核——为员工持续提供培训学习的机会。
作为一名从一线城市回流,在三线小城奋斗的创业者,谭伏权从自身经历出发,分享了创业的感悟及建议,希望能对企业管理者有所启发。
1
从上海到县城
离开百度创业 5 年
做到当地行业第一
2003 年,我到上海打拼,一晃就是 13 年。
创业之前,曾在百度工作,做了 5 年,辞职时,任销售经理。
毫不夸张地说,这段经历是我人生中最关键的一段时期。
我农村出身,不论眼界,还是格局,和大城市同龄人之间,差距还是蛮大的。决定来上海,也有搏一搏的感觉。
但是,上海给我最大的收获,正是眼界和格局的提升。能够及时把握最新流行趋势,对时代和行业发展的敏锐洞察力,可以说,是能影响我一生的财富。
“身在一线城市、中层精英、收入高、前途广”,这是很多人为我贴的标签。
所以,后来离开百度,离开上海,回湖北小县城,从头创业时,我花了相当一段时间,专门解答好友们心中的疑惑。
但对我来说,离职创业,是我内心真正想做的事。
十几年的工作经验,特别是在百度的经历,让我有了一定的资本积累。比如,财富和对风口的把握。
当时,从百度离职后,曾创业做品牌形象维护,对论坛、微博都积累了一些渠道和资源。2013 年,意识到微信风口到来,所以就注册了现在这个公众号@在线钟祥(ID:zx-zaixian)。
回到钟祥,我就希望打造一个,让当地人生活更加美好、便利的本地生活服务平台,想做一个“城市服务商”。这就有了后来的“在线钟祥城市生活服务网”。
现在已经 5 年,公司虽然不足 50 人,但已在湖北省内行业排名靠前,钟祥排名第一。
在钟祥这样的小城市,很多人也曾有过类似的创业或工作经历,最后却没能成功。
我认为,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不是企业规模的大小,而是遇到困难,是否足够坚持、笃定和有足够的资源支持。
一般来说,从外地回来创业,会面临三个考验:
1、放弃原有社交关系,重建社交圈,成本很大;
2、小城市办事多靠关系,可能没有足够的处理复杂人际关系的能力;
3、小城市舞台是否够大,足以施展才华,让你生存下去。
这几年,我牵头成立了(钟祥)青年创业协会,深感个人能力再强,也比不上团体的力量。
只有整合多方资源,形成团体,才能拥有真正的话语权,让人听到我们发声。
因此,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志同道合、愿意上进的人,聚集起来,发挥群策群力,是在小城市创业成功的一个重要保障。
2
我半年花了 100 万招人做管理
但效果很不理想
中国的中小企业平均寿命只有 2.8 年,我认为最大的原因,在于管理。
对“在线钟祥”来说,也是如此。首当其冲,就是招聘和用人问题。
在大城市创业,基本都是先已有一支初创团队。但在钟祥创业,团队要重新组建。
一线城市,天然高度竞争,人人都在拼命向上。但在钟祥和很多小城市,竞争小,大多数人喜欢安逸。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想上进的和不想上进的人在一起,要么容易散漫懒惰,要么会被视为“异类”,得不到尊重,久而久之,激情也被磨平